秋季食養(yǎng)記
秋季是指從“立秋”之日算起,,其間經過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至“立冬”的前一天止定為秋季,。
秋季,,陰氣漸長,,暑熱漸退,,陽氣日衰,人體必需發(fā)生與之相應的反應,,做到“人與天地萬物相應”,,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關于秋季的飲食調養(yǎng),,要根據秋季自然界與人體陰陽消長,,氣機升降,五臟盛衰的特點狀態(tài)來制定養(yǎng)生原則,。肺主秋,,肺屬金,金旺于秋,?!秲冉浰貑枺臍庹{神大論》里說“肺者為陽中之太陽,,通于秋氣,。”這就說明了肺臟與秋天的氣候相互適應。如果不注意肺臟的保護,,就容易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疾病。那么,,如何“養(yǎng)肺”,、“養(yǎng)陰”,我們可以總結為“秋季食養(yǎng)六要素”,。
1.秋季飲食宜省辛增酸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梢娝嵛妒諗糠螝?,辛味發(fā)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適當多食酸味食物,,例如蘋果,、石榴、山楂,、檸檬,、葡萄、柚子,、番茄等以補養(yǎng)肝氣,,增加肝臟功能。
2.多吃水果和蔬菜
人體經夏日發(fā)泄之后,,體質和適應能力均較差,,此時可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多吃蔬果來調節(jié)人體不不足,。果蔬的吃法也非常多,,比如,蘋果,、梨可以蒸著吃,,柚子、檸檬可以制成茶,,柿子,、蘋果可以釀果醋,山楂,、木瓜,、雪梨可以入菜等。水果經過烹調,,其中的單寧等抗營養(yǎng)因素有所下降,,同時細胞壁得到軟化,質地變得軟糯,,對腸道的刺激也會減小,,特別適合消化吸收能力較差,、食欲不佳的人食用。
再有,,對痰多,、胃口不好的人,還可以喝喝蘿卜茶,。蘿卜茶的制法非常簡單,,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加食鹽調味,。茶葉用水沖泡5分鐘,,隨后倒入蘿卜汁。每天喝2次,,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的功效。蘿卜本身就具有消積,、祛痰,、利尿、止瀉等效用,,初秋吃蘿卜能祛除盛夏的火氣,,生食可助消化、增加食欲,,吃肉類等油膩食物后吃生蘿卜可解膩爽口使脘腹舒坦,,過食甘薯胃酸脹滿燒心時吃生蘿卜可消食順氣,還具有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暢通,,預防腸癌的保健妙用。
3.早餐一碗粥,,晚飯一碗湯
秋季,,特別是初秋時節(jié),天氣仍然比較熱,,空氣潮濕,,濕熱交蒸,脾胃內虛,,抵抗力減弱,。如果秋季不能調整飲食,適其寒溫,,則極易損傷脾胃陽氣,,所以,建議秋季應以溫食為主,特別是每天早晨吃點粥,,是大有益處的,,其中粳米和糯米均是很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食材,,秋季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鴨梨薏米粥,、豬肺苡仁粳米粥、鵝肉粳米粥,、甘蔗粳米粥,、生地粳米粥。
燥為秋季的主氣,,燥邪最易傷人津液,,傷肺陰液,而致口干咽燥,,干咳無痰,,皮膚干澀,大便秘結等,。因此,,秋季每天晚上配一碗湯,一方面可以滲濕健脾,,滋陰防燥,;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補營養(yǎng),強身健體,。秋季常喝的湯有:百合冬瓜湯,、豬皮番茄湯、山楂排骨湯,、鯽魚山楂湯,、赤小豆鯽魚湯、鴨架豆腐湯等,。
4.飲食宜清淡
大魚大肉,、過食甜食、常吃快餐,、過食辛辣等飲食習慣均容易讓人體“上火”,,應盡量少吃,秋季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故秋季食物宜平補,、清補,不宜大補。
5.注意補充水分
補水是秋季防燥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個成年人每天的社水量至少是1500ml,,飲水要合理,多次少量,,最好在清晨和臨睡前各飲水200ml,,若活動量大、出汗多,,應增加飲水量,,這樣可使肺臟安度金秋。
6.食用一些能夠滋陰潤燥的食物
秋季是中來年人和體質虛弱的患者食補的大好時機,,進補應以滋陰防燥為主,,適應秋冬收藏的自然規(guī)律,以防陰氣內虛,,保持陰陽平和,,可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藕、梨,、豆?jié){,、蜂蜜、烏骨雞,、鴨蛋,、豬肺、銀耳,、燕窩等,。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進補山藥,、扁豆等以健脾補胃,、生津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