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急診科護士長 胡爽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的春節(jié)是我走上護理管理崗位的第一個春節(jié),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急診科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也讓我經(jīng)歷了前所未有的鍛煉和感動,。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一個萬眾一心,,無畏生死的年份,。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越發(fā)嚴重,,醫(yī)院開始忙碌起來。急診科作為一線臨床科室自然是責無旁貸地沖在了戰(zhàn)“疫”最前線,。今年伊始,,科室就很忙,1月份急診共接診患者5609人,,其中呼吸道感染者1414人,,發(fā)熱患者270人。每天面對200多患者的就診量,,急診科的醫(yī)護人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熱情細致的接待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分診,、記錄、診療,、護理,,不敢有一絲懈怠。
年三十的急診大廳,,人流涌動,。和我一同值班的8名醫(yī)護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工作雖然緊張,、疲憊,,但醫(yī)護人員臉上看不到一絲恐慌,反而是格外的淡定,。我問一個新入職的護士“你怕嗎,?”她笑笑告訴我“如果是脫了這身衣服只是一個在父母身邊的孩子,我可能會怕,,但當我穿上這身白衣就不怕了”,。突然間想起最近網(wǎng)上很流行的一句話“所謂的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無所畏懼不是真的不害怕,,而是肩負起這份責任后的我們不能害怕。
還記得大年初二的晚上,,醫(yī)院響應省中醫(yī)藥管理局要求,,急需10名護士,5名醫(yī)生支援武漢,,采取自愿報名的形式,。就在那一晚,我們急診科的微信群沸騰了,,大家紛紛報名,。有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的爸爸,,有剛入職的年輕小護士,也有過了50歲的老醫(yī)生,,無一例外,,全部報名。護士趙守華第一個報名,,她的愛人是傳染病醫(yī)院的一名醫(yī)生,,我問她:“你的兩個孩子還小,丈夫又在一線隨時可能被隔離,,你報名是否征得了家人的同意,?”她說:“我是一名黨員,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應該上,,不需要誰的同意,,沒有大家哪來的小家。”我們科另一名老黨員楊曉華告訴我:“姐姐的年齡超了不能去武漢參戰(zhàn),,但我可以守好咱們的急診科,,去武漢支援的人,她的班我來上”,。護士杜劍飛是名退伍軍人,,也是黨員,家里有老媽媽身體不好,,需要她的照顧,,但她告訴我:“這是黨員和軍人的職責,我的困難自己克服,,隨時準備上前線,。”護士姜迎春挺著九個月的身孕一直堅持上班沒有請過一天假,用她的話說就是“我做不了更多,,但我不能給大家添麻煩”,。還有護士劉麗影,,家里有生病的婆婆需要照顧,但每天都早來晚走,,和我一起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服務,,細致周到,勤勤懇懇,,從無怨言,。夜班組長逯欣梅,孟輝,,以身作則,,在疫情期間主動要求上預檢分診的崗位,用她們的話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的孩子也都大了,我們無后顧之憂,。
我們急診科主任,,也是我們的大家長劉婉嫣,自從疫情開始至今沒有休過一天假,,一直奮戰(zhàn)在一線,,每天堅持早交班會為大家指導工作,帶領大家學習新的文件精神,,不斷叮囑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并為大家想盡一切辦法進行防護。而她自己,,作為專家組成員,,年三十和初一都是在為確診病例的會診中度過的。急診醫(yī)生金雪玉,,為了自己能夠全身心投入工作,,她親自將剛做完手術的老父親送回了老家,將自己年幼的兒子送到了姐姐家,,為的就是無牽無掛隨時出征,。醫(yī)生金永旭,由于每天接診大量患者休息不足,,本就身形偏瘦的他幾日的功夫就瘦了一圈,。科室副主任傘兵由于身體不適正在休病假,,但當聽說武漢疫情時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每天拖著生病的身體一直奮斗到現(xiàn)在。楊彥超醫(yī)生,顏旭醫(yī)生,,王麗穎醫(yī)生每天接診大量的患者,,有時桌旁被患者圍的水泄不通,沒有時間上廁所,,沒有時間吃飯,,有好多時候錯過了食堂打飯的時間只能等患者不多的時候吃盒泡面充饑。急診科所有醫(yī)護人員放棄休息休假,,堅持在一線值班,、待命出征。
劉婉嫣主任看到大家積極報名援鄂時激動的說:“我看到了大家的勇氣,,也看到了大家的擔當,,大家這么積極的報名,我很欣慰也很感動,。我也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出發(fā)支援武漢,在這里我替數(shù)以萬計的患者謝謝大家,。”話落淚流,,這就是我們的劉主任,我們的大家長,,一直以精湛的醫(yī)術和高尚的醫(yī)德為我們引領前進的方向。
更讓我感到溫暖的是,,院領導對奮戰(zhàn)在臨床一線的我們給予了很多關心與支持,。金院長在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親自調(diào)配50套隔離衣讓我們做好自我防護,,一句句囑托的話語堅定著我們的信心,。劉東副院長,朱國琪副院長,,劉雪松書記等領導班子成員經(jīng)常到科室來看望大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給予指導,,并幫助我們解決困難,。醫(yī)務部王銳主任,護理部穆禹副主任,,感染管理科李艷輝副主任每天都親臨科室監(jiān)督,、指導、培訓,,給了大家很多關懷和鼓勵……
我是一名年輕的護士長,,也許昨天還是一個稚嫩的女孩,但正是因為這場抗“疫”斗爭帶給我的考驗與感動,使我有了突飛猛進的成長,。還記得年前,,患者量較大,急診護理人員告急,,護士戰(zhàn)文娟和我說:“妹妹,,如果年后疫情嚴重了,咱科缺人手,,我就不去手術了,,等疫情過去了我再去手術”。聽完這段話我哭了,,原來真的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如果說這個世上真有守護神,,那一定是身穿白衣的模樣,。我相信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只要眼中有光,,處處皆是希望,,只要在心中有愛,所有的美好都會如期而至,。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