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骨折后肢體腫脹的消退(微創(chuàng)骨科:任杰)
閱讀:260 發(fā)布時間:2015-09-23 14:33:45
骨折后肢體的腫脹是由于傷后血管破裂出血及組織液滲出而致,,又由于損傷局部組織反射性地引起血管壁滲透性增加而引起組織水腫,,水腫可引起靜脈和淋巴回流障礙并影響正常的血液供應(yīng),,從而使患肢腫脹加劇,,可廣泛形成水泡,有時覆蓋整個肢體,。嚴重時可導(dǎo)致肌肉壞死和缺血性肌攣縮。
1,、 加強主動功能鍛煉是消除腫脹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固定是治療骨折的一種重要手段,,而功能活動又是骨折后消淤退脹,、防止發(fā)生肌肉萎縮、筋膜粘連,、關(guān)節(jié)僵硬,、骨質(zhì)疏松最有效的方法。因為主動運動有助于靜脈回流,,對腫脹的消除是有效的,。在正常情況下,靜脈的回流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肌肉的收縮活動來實現(xiàn)的,,靜脈瓣不允許血液流向遠側(cè),,所以當(dāng)肌肉擠壓靜脈使血液流向心臟,淋巴液也流向骨折近側(cè)端,。
2,、 抬高患肢是消除腫脹的另一最好的方法。為了使抬高患肢能收效,,肢體的遠端必須高于近端,,近端要高于心臟。這對臥床的下肢骨折患者來說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因為,,臥床的患者很容易抬高患肢。但是,,對上肢的抬高就不那么容易,。因為,多數(shù)上肢骨折病人常不需要臥床,僅將前臂懸吊于胸前,。但是,,對腫脹較重的病人,早期仍應(yīng)建議適當(dāng)?shù)囟嗯P床休息,,以利于患肢的抬高,,或采用外展支架固定予以抬高患肢,以促進腫脹的消退,。
3,、 有效和熟練的按摩可以促進靜脈回流,有助于消除或減輕腫脹,。按摩應(yīng)當(dāng)采用輕柔的向心的手法操作,,以促進疼痛的減輕和腫脹的消退。應(yīng)避免粗暴的手法,,以免引起疼痛,,甚至造成新的損傷或骨折移位。
4,、運用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中藥內(nèi)服和外敷可有助于骨折后腫脹的消退和血腫的吸收。這一療法的療效不僅已為大量的臨床和試驗研究所證實,,而且在臨床實踐中已被廣泛地采用,。常用的中藥有云南白藥、七厘散,、跌打丸等,。
微創(chuàng)骨科咨詢電話:18904327357 65010728